守护“数字世界身份信息” 网警筑牢隐私防线
在数字时代,我们的姓名、电话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已成为每个人行走网络空间的通行证。然而,不法分子正通过非法获取和交易等方式,编织着精准推销、盗用身份等黑产链条。作为您身边的网络安全卫士,网警整理了一份个人信息保护指南,提醒网民加强个人信息保护,谨防泄露。
#典型案例#
近日,山东蓬莱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,侵犯嫌疑人黄某某通过撰写木马APP盗取公民通讯信息及相册信息,并伙同杨某等3人传播、售卖,非法获利,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抓获归案。
一、这些信息千万保密
- 基础身份信息:身份证号、户口本、护照、驾驶证。
- 金融账户信息: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、短信验证码、信用卡安全码。
-
网络账号信息:社交软件、邮箱、游戏账号及密码,尤其是涉及资金的平台。
- 生物识别信息:指纹、人脸、声纹等,避免随意授权不明APP使用。
二、全力开展打谣宣传
- 身份证明保护好:身份证、户口本、银行卡等包含重要个人信息的证件,是我们身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,切勿随意转发他人,严防被用于非法活动。
- 快递单据保管好:快递单据、火车票、取款凭条、信用卡账单等含有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,随意丢弃容易造成信息泄露。如确需丢弃,可以先用记号笔把含有个人信息的内容涂抹覆盖
,或者集中起来定期统一销毁。
- 智能家居防护:手表手环非必要不授权定位、运动轨迹等敏感权限。智能家居摄像头账号密码独立设置,选择本地存储模式,所有设备及时更新系统补丁。
- 谨慎连接公共WiFi:在使用公共WiFi时,尽量不要登录网银账号、网购账号等涉及个人财产和重要信息的平台,避免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。
- 安装正规安全软件:在手机、电脑等设备上安装正规的APP、小程序应用软件,谨慎使用摄像头人脸识别权限,及时更新软件版本,以便检测和拦截恶意程序、钓鱼链接等。
-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:收到陌生邮件、短信中的链接,尤其是涉及中奖、奖品认领、账户安全验证等带有诱惑性或威胁性信息的链接切勿点击;也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
,防止陷入信息泄露陷阱。
三、发现信息泄露怎么办
- 立即冻结账户:联系银行、支付平台挂失。
- 修改密码:涉及泄露的账号全部更换新密码。
- 保留证据:截图、录音诈骗信息,便于警方调查。
- 及时报警:及时拨打110。